
1 卧式螺旋离心机工作原理
卧式螺旋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自动操作的沉降机械设备,通过连续的机械分离将悬浮液中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卧式螺旋离心机的工作原理:螺旋与转鼓之间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进行分离的悬浮液由进料管连续进入输料螺旋内筒,通过加速以后进入转鼓,在强大的高速旋转离心力场作用下,密度大的固相物沉降在转鼓壁上形成固环层,沉积的固相物通过输料螺旋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过干燥区后通过固控设备排出机外。而密度较轻的液相物则在固环层内侧形成液环层,通过转鼓大端溢流口在重力作用下排出转鼓外,再经排液口排出离心机外。
卧式螺旋离心机对物料的适应性比较大,能分离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度范围较广,能照常分离大小不均的固体粒度;实现了连续、自动、封闭操作、长周期运转的功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单机生产能力大,占用地方小,设备结构较紧凑,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机械设备维修方便。
2 卧式螺旋离心机的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离心机内部堵塞
卧式螺旋离心机发生堵塞的现象是设备较长时间不排出固相物。在其他进料没有变化的条件下,排出的清液会出现逐渐浑浊变深颜色情况,并且逐渐接近进料悬浮液的状态和颜色,转鼓呈现转速大幅度下降和转鼓电流上升的现象,排渣扭矩逐渐上升并居高不下。出现这些特征表示卧式螺旋离心机内部可能出现了堵塞的情况。
解决措施:遇到上述特征的故障情况,操作人员不要按到紧急按钮,因为卧螺离心机没有刹车装置并处于高速运转,此时按紧急按钮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恢复螺旋运转和向机内注水是卧螺离心机排除固体堵塞的首选办法。首先要立即切断悬浮液的进料,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卧螺离心机能够依靠螺旋和转鼓的双重作用自行排出堵塞固体。如果采取此措施离心机无法实现自行推料排堵,操作人员千万不能关闭螺旋电机,要立即关闭转鼓驱动机或者降低转鼓的旋转速度,卧螺离心机转鼓在降速以后,固体堵塞物可能会逐渐松弛,被螺旋排出离心机外。对于那些采取上述措施仍旧无法解决问题,确实发生严重堵塞的卧螺离心机,在关闭转鼓完全停止转动以后,仍然要向机内注水,采取措施尽一切可能恢复螺旋的旋转,只要螺旋能够旋转动作,卧螺离心机就没有被真正堵死,仍有恢复正常的可能。
2.2 机器振动
卧螺离心机发生振动一般分为突发性振动和慢性振动两种情况。突发性振动一般表示内部物料发生堵塞,机器内部零部件发生了损坏或者脱落。一是应该检查出渣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导致固渣堆积上升发生堵塞;二是检查排液管路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导致液体反向漫延引起振动等。
慢性振动一般表示卧螺离心机发生了严重磨损,轴承系统发生了损坏转动不平衡,外部零部件发生了损坏或者脱落等情况,需要进行维修更换。
2.3 轴承温度过高
发现轴承温度过高时,一是要检查轴承的油脂添加量是否过大,并查看废油脂的颜色。正常的轴承废油脂的颜色应呈现浅灰色,如果发现废油脂的颜色呈铁锈黄、或者发黑、或者呈现其他非正常颜色;二是要检查卧螺离心机是否存在过大的振动情况,轴承在运转时是否发生异常的噪音。出现以上二种情况就表示可能轴承发生了损坏,应该对轴承进行检查更换。
2.4 转鼓手动盘车
转鼓手动盘车是卧螺离心机在关闭转鼓驱动机静止的状态下,通过人工判断转鼓内部是否存在固体堆积以及转鼓能否顺利启动的重要手段。正常手动转鼓时,旋转非常轻松,转鼓能够通过阻力自行减速以随机的角度停止。如果用手盘动转鼓时转动非常沉重,在松手后转鼓自行又反向转回来,经过反复盘动后几乎都停留在转动前的同一个位置角度,说明在转鼓内部有固体堆积这种情况。
解决措施:向机内注水,并在注水的同时运转螺旋推料,清除卧螺离心机转鼓内部物料以后,再启动转鼓,这样可以避免转鼓因失衡而发生剧烈振动。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卧螺离心机在生产运行期间常出现的故障,提出了故障排除方法,以使离心机系统更加稳定和安全可靠,改善卧螺离心机系统的运转和分离效果,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离心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