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酐(MA)又名马来酸酐,化学名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是需求量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1,4-丁二醇(BOD)、醇酸树脂,另外还用于农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纺织品整理剂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某厂年产5万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E)吸收工艺于2016年进行改造,引进了意大利Conser公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溶剂吸收工艺。溶剂洗涤系统分为混合、离心分离、干燥3个部分。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同时顺酐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顺酸,导致溶剂中含有大量苯酐、邻苯二甲酸、焦油及顺酸等杂质。过多的杂质会导致离心机分离效果变差,离心机出口水相中溶剂量、溶剂水含量均增加,不仅造成了溶剂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由此可见,溶剂洗涤工段离心分离是保证溶剂质量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装置的运行和加工成本,研究各种因素对离心机分离效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混合温度、搅拌速度、剂水比(贫溶剂与脱盐水比例)和停留时间4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找到离心机的较佳操作参数。
1 溶剂洗涤工艺流程及设备简述
1.1 工艺流程
溶剂洗涤是将解析顺酐后降低了吸收溶解能力的贫溶剂中苯酐、邻苯二甲酸、富马酸及副产焦油等杂质通过水洗提纯的过程。除盐水经换热器进行预热并与贫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入混合罐,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作用下,由于杂质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剂相,物料在搅拌作用下,大部分杂质会从溶剂转移到水中,实现了萃取过程。然后通过离心泵将混合液输送至离心机,在离心机高速旋转下利用两相密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离心机分离出的轻相进入水相倾析器,重相经加热进入闪蒸罐闪蒸水分后进入吸收塔重复利用。
1.2 离心机分离原理
本文研究的离心机型号是阿法拉伐CHPX-517,该离心机属于碟片式高速固体间歇排放离心机,正常工作时转速为4285r/min,适用于分离两相密度差较小的物料。该离心机的分离原理可以简单解释为:物料进入高速转动的转鼓中,由于存在密度差,在强大的离心力场作用下,受到的离心机并不完全相等,重相向碟片外侧移动,轻相向碟片内侧移动,使两相分离。
1.3 实验仪器及步骤
实验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溶剂含水自动快速测定仪和阿法拉伐离心机。
水中溶剂含量的测定过程为:取0.1g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10min,从样品中取0.3μL注入色谱仪中。其中,柱箱温度80℃;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50:1;分流流量150mL/min;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400mL/min;尾吹氮气流量25mL/min。
溶剂水含量的测定过程为:在烧瓶中加入100mL试样,再加入100mL溶剂,接上水分接收器和冷凝管,开冷凝水,在溶剂含水自动快速测定仪上加热蒸馏,根据馏出水分体积计算含水量。
2 影响离心机分离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离心机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贫溶剂中顺酐含量、混合罐的温度、液位、搅拌器转速、离心机两相背压及操作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离心机的运行。本文主要研究混合温度、搅拌速度、剂水比和停留时间对离心机分离效果的影响。
2.1 混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剂水比2:1、搅拌速度35r/min、停留时间80min的条件下,考察了混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从50~62℃,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降低,离心机分离效果逐渐变好,溶剂单耗下降;从62~70℃,随着温度升高,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逐渐升高,分离效果变差。这是因为溶剂中杂质随温度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同时溶剂粘度降低,有利于分离。温度大于62℃之后,杂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升高,同时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导致分离效果变差,溶剂单耗增加。温度在50~70℃时,装置运行8h后,从水相倾析器底部能见到明显的溶剂层。因此,用离心机分离溶剂水洗液,一般情况下温度应控制在60~65℃,本装置温度取62℃。
2.2 搅拌速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剂水比2:1、混合温度62℃、停留时间80min的条件下,考察了混合罐搅拌速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不同搅拌速度条件下,搅拌速度从20r/min增加到34r/min时,随着搅拌速度增加,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均降低,离心分离效果较好;搅拌速度从34r/min增加到45r/min时,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均逐渐升高,设备分离效果变差。
这是由于搅拌速度较慢时,溶剂与水混合不充分,富马酸、顺酸等杂质不能充分溶于水中,萃取过程不完全致使分离效果变差,随着装置长时间运行,会导致离心机无法分离。搅拌速度过快,溶剂水混合物会发生乳化现象,离心机无法分离乳化后的混合物,导致大量溶剂进入水相倾析器。本装置混合罐搅拌速度为34r/min时分离效果较好。
2.3 剂水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搅拌速度34r/min、混合温度62℃、停留时间80min的条件下,考察了剂水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调节进料量,在不同剂水比条件下测试离心机分离效果。剂水比为1:1~3.5:1时,随着剂水比增加,溶剂中水含量逐渐降低,水中溶剂含量逐渐升高。1:1时,由于水的比例过高导致水中溶剂含量较低,且部分水进入溶剂中,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在溶剂相倾析器顶部会有明显的水层,加大了后续处理难度。剂水比为3.5:1时,会导致部分溶剂进入水相,同时剂水比高,杂质的处理量降低,会影响到后续程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处理量与处理效率的关系,本装置剂水比取2:1。
2.4 停留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搅拌速度35r/min、混合温度62℃、剂水比2:1的条件下,考察了停留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稳定的进料条件下,通过调节混合罐液位,测试停留时间对离心机分离效果的影响,停留时间由20min增加到100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均降低,离心机分离效果较好,停留时间由100min增加到150min时,溶剂中水含量和水中溶剂含量均逐渐升高,设备分离效果变差。
停留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与搅拌速度是一样的,停留时间短,溶剂与水混合不充分,萃取过程不完全导致分离效果差;停留时间过长,溶剂水混合物长时间搅拌发生乳化现象。
3 结论
3.1 混合温度62℃时分离效果较好,温度大于62℃之后,杂质和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升高,不利于离心分离。
3.2 搅拌速度34r/min、停留时间100min时分离效果较好,搅拌速度与停留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是一致的。搅拌速度慢、停留时间短,溶剂与水混合不充分,富马酸、顺酸等杂质不能充分溶于水中,萃取过程不完全导致分离效果差;搅拌速度快、停留时间长,溶剂水混合物会发生乳化现象,离心机无法分离乳化后的混合物。
3.3 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处理量与处理效率的关系,本装置剂水比取2:1。在较佳操作条件下,溶剂中水含量一般在0.50wt%左右,水中溶剂含量一般在0.06wt%左右,减少了溶剂的损失,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