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污泥干化生产现状
1.1 城市污泥生产量之大而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我国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已达到3100座,设计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39亿m³/天,产生污水率80%的污泥2000多万t/天,但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另外有20%采用卫生填埋,还有少量采用焚烧、建材利用等方式处置,其余的70%都简单填埋或者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 污泥干化技术概述
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就采用直接加热鼓式干燥器来干燥污泥。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污泥在农用、填埋、投海的各种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逐渐突出,此时污泥干化技术得到全面改进,设备设施逐渐完善,使得污泥干化技术在发达国家全面推广。
1.3 污泥干化工艺种类
(1)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污泥。太阳能污泥干化是指将太阳能作为主要对污泥干化进行干化处理的能源。该工艺使用国内先进的主动式温室干燥技术,借鉴国内外干燥经验,结合当代监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污泥处理领域,它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作为污泥干化的主要能量来源。
(2)传统热能干化处理污泥。传统热能干化污泥指利用污泥干化集成设备对污泥实行干化处理。按照热介质与污泥的接触方式,干化设备又可分为直接干化、间接干化和直接-间接联合式干化类型。
2 新型污泥干化系统构造
2.1 污泥干化工艺流程
本套工艺采用集约化设计手法,将污泥卸料站、污泥料仓、污泥干化生产线、污泥卸料斗集中布置在一座建筑物内。污泥生产流程自污泥卸料站开始,经过卸料的污泥由污泥螺杆泵输送至缓冲污泥料仓,再由污泥缓冲料仓泵送至污泥干化生产线。达到干化的产品可存放至料斗,定期采用运输车辆运往热电厂焚烧;或者直接用输送带输送至热电厂煤棚。
2.2 能量及资源消耗平衡
以苏州相城项目计算,本套系统单条生产线可以处理污泥日产量达100t,年生产实现按照7500h/a,干污泥生产达到目标:产品干化污泥温度≤40℃,干物质含量:65%DS(设计能达到90%)。热干化热源为热电厂过热蒸汽,约285~300℃,8~9bar。
3 新型干化污泥优缺点与对未来的展望
3.1 新型污泥干化的优点
(1)能彻底解决从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出路问题。
(2)可以大大降低污泥的二次污染。
(3)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条件。
3.2 国内污泥干化不足
本文介绍的污泥干化系统投资成本高,核心设备设计与安装都借助法国技术,耗资大。国产化少,核心技术掌握偏落后。
3.3 对未来的展望
从经济和产业化应用角度来看,降低干化项目投资与焚烧成本、优化工况条件、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物、提高干化焚烧稳定性、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今后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污泥干化焚烧法和污泥合成燃料技术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污泥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