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搅拌混合后的采用车拉(较远处)或皮带传送的方式(处理站院内)输送到加热炉燃料存储罐或存储罐处,供加热炉备用。
制作流体煤技术采用的是分散处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各联合站分别进行处理,就近回用,避免了污泥的脱水预处理,节约了污泥的运输,缺点是由于煤处于流体状态,距离较远的加热炉使用不方便。
②制作型煤技术。
首先在大港油田按就近原则分片建立2~3个型煤集中处理厂,对各联合站内污泥池进行改造,将污泥池分成2~3个可单独进行处理的池子,各独立池子一侧做成斜坡,以便于搅拌混合车的进出。将工业粉煤拉运到现场污泥池,采用专用处理设备按预定水、煤比例在污泥池内进行搅拌混合,并添加少量的添加剂以增加其黏结强度和易燃性能。搅拌混合后的采用车拉的方式运送到型煤集中处理厂,进行煤的成型加工再自然风干。
制作型煤技术采用的先分散后集中处理的模式,它的优点是不需脱水预处理工艺,可以根据加热炉对燃料的不同要求采用含油污泥制成不同的的型煤,加工方式灵活多样,缺点是加工型煤对场地面积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实现就地加工,需要集中处理,运输工作量相对较大。
③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污泥(对含油污泥含油没有严格要求),因大港油田产生的污泥分布在各个联合站,可配套污泥处理撬装装置,在油田各联合站巡回处理,减少污泥处理装置总量。或集中建设几个含油污泥泥场,分片处理含油污泥。
a.工艺流程:目前有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污泥,加药、加热后采用气浮、离心分离方法将油、泥、砂进行分离,处理后污泥固化处理后可再利用。这种处理装置可根据需要制成固定式和撬装式处理装置。
b.工艺参数:
工作温度:60~70℃(根据污泥中油的凝固点确定);
停留时间:30min;
药剂用量:0.2%~1%(根据含油污泥(砂)性质确定)。
c.采用洗涤方法处理污泥。配套泥砂处理装置的除杂机、均质处理、泥砂清洗器、离心
机、上料装置;离心机出来的含油污水经泵提升进100m3污水沉降池,污水沉降池回收的污油经泵输送联合站原油作业罐,污水经提升进联合站污水沉降罐。污泥处理装置系统洗涤水引自污水处理系统的反冲洗热水,供电引自污水站变压器。
试验中采用抓斗机给除杂机上料,减轻劳动强度。污水沉降池与油砂池合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油水分离池中沉降污泥(干重约3.2t/a)采用污泥泵装车用于调剖或固化处理。
技术指标要求:
·处理后固体废物满足油田公司QHSE要求。
·处理后固体废物的浸出液污染物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即石油类小于5mg/L、化学需氧量小于60mg/L。
·处理后净砂(泥)含油量小于0.3%。
以上几种污泥处理技术在大港油田均未使用,因此应开展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先导性试验,以确定适用于大港油田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