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这类污泥不仅含水率高,而且含有大量的污油、盐、泥砂等,如外排会使农田、水体和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目前,这部分污泥排至污泥池储存,上部污油和污水回收,下部污油依靠人工清挖,低地填埋,劳动强度极大。同时,污泥中仍含有大量的污油未能得到回收利用。更为严重的是在上部污油回收过程中,部分污泥被带入污水处理系统,由于该污泥在系统内的恶性循环,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出水水质,造成注水水质超标,甚至堵塞地层的不良后果。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由于污泥的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因污泥处理一次性投资较高,经济效益较低,尤其是人们心目中重油轻水的思想,对该技术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含油系统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如美国大部分油田也仅采用了浓缩,脱水,深埋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泥,至于综合利用几乎是空白。国内各油田自行设计的含油污水处理站,基本上未对污泥进行处理。
为了摸索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经验,寻求污泥综合利用的途径,近几年来,开展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环境保护,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障含油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油田含油污泥的特性
油田污泥除含水率高之外,主要含有油、盐以及其它有害物质,成分复杂,其性质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加药种类,排泥方式,管理水平等都有较大关系。表1是江汉油田王一污水站污泥的部分化验结果与“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对比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污泥的大部分指标均超过“排放标准”,尤其含油,含盐超标太多,砷等有害物质也超标。这些有害物质多数存于污泥的水分中,通过下述的处理工艺,脱出污泥中的水及油份等,可降低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
表1:王一污水站含油污泥主要成分
项目 | 化验值 | 排放标准 | |
含水率(%) | 99.5 | / | |
含盐(以Cl-计)(mg/L) | 70000~100000 | 300 | |
含油(mg/L) | 19290 | 10 | |
pH | 6~8 | 6~9 | |
容重密度(g/cm³) | 1.34 | ||
粘度(Pa·S) | 2.5×10-3 | ||
有害物质 | 酚(mg/L) | 0.022 | 0.5 |
砷(mg/L) | 3.04 | 0.5 | |
汞(mg/L) | 0.2 | 0.5 | |
铅(mg/L) | 0 | 1.0 | |
铬(mg/L) | 0 | 0.5 | |
硫(mg/L) | 0 | 1 |
注:含盐量标准300mg/L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 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是含油污泥处理的基本单元,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泥颗粒间空隙中的水,这部分水一般占污泥水分的70%左右,通过浓缩处理,可大大降低污泥体积。目前,污泥浓缩大都采用重力浓缩法。通过王一污水站污泥进行的自然浓缩与加药浓缩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经浓缩处理,不仅污水含水率降低,污泥含油也得到了部分回收。
(1)污泥自然浓缩试验。取污泥样500mL,含水率99.9%,置于沉降管内沉降,测定其污泥沉降浓缩性能,试验数据见表2。
表2:浓缩时间与含水率关系
浓缩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2 | 16 | 20 | 24 |
自然浓缩含水率(%) | 99.9 | 97 | 94.8 | 92.6 | 91 | 88.8 | 87.6 | 87 | 86.8 |
加药浓缩含水率(%) | 99.9 | 88.5 | 85 | 82 | 81.3 |
从表2看出,污泥自然浓缩10h左右,含水率可由原来的99.9%降至90%左右,其污泥体积相当于原体积的1/10左右,随后,浓缩速率开始下降,其含水率基本保持不变。
观察浓缩过程,污泥经自然浓缩12h,沉降管内即可出现油、水、泥的明显分层界面。上部污油约5%,下部污泥约1%,其中含油量约14700mg/L,沉降管中部分分离出的污水,悬浮物含量约为250mg/L左右。
因此,污泥自然浓缩处理浓缩时间以8~12小时为宜。
(2)污泥加药浓缩试验。污泥条件同前,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搅拌数分钟,置于沉降管内沉降,测定其沉降浓缩性能。采用加药浓缩,浓缩时间4h左右,污泥含水率即可达到85%左右。
综上所述,采用加药浓缩,可明显缩短污泥浓缩时间,降低污泥体积。
3 污泥淘洗除盐
对高矿化度污水处理,排出的污泥含盐量很高,仅经浓缩,脱水处理后,既不能排放,又不能利用,否则,将会造成环境污染,损坏农田的不良后果。下面两例可说明该问题:
一是浓缩污泥作为燃料使用试验:将浓缩污泥置于太阳下晒干,用于柴草引火即可燃烧,火苗较高,发热量约2.0×104kJ/kg。燃烧时气味较浓,燃烧残渣倒于树干下,15天后树苗死亡。主要原因是污泥中盐分浓度较高所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污泥燃烧发热量较高,但直接作为燃料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损坏农作物的不良后果。
二是浓缩污泥作为建筑材料试验:将含油污泥与普通粘土按不同比例掺合,制作建筑用砖,砖块大部分开裂、分层,强度较低,不符合 颁布的有关标准,其主要原因是污泥中盐分浓度太高以及油质成分浓度太高所致。该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仅经浓缩脱水处理后,不宜作为建筑材料。
以上两例说明,油田含油污泥以排放或综合利用为目的,都需做除盐处理。
污泥除盐处理可采用逆流淘洗工艺,淘洗水采用河水或者清水,污泥与淘洗水的体积比为1:2~1:6,对此,可根据污泥含盐量、淘洗级数等,根据试验确定。对王一污水站含油污泥进行逆流淘洗试验,以1:4比例,通过三级逆流淘洗,使污泥含盐量达到300mg/L以下。
为了减少清水耗量,淘洗污泥一般采用浓缩后污泥。
据有关资料介绍,污泥淘洗除盐处理,降低了污泥中的重碳酸盐碱度,因此,可降低脱水过程中混凝剂用量,一般可节省50~80%。
污泥淘洗除盐工艺单元,可根据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案,与浓缩工艺或下述的浮选工艺合并在同一处理单元内进行,不需要单独设置。
4 污泥浮选除油
目前,对浓缩污泥大都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后,深埋或寻求综合利用。但因浓缩污泥仍含有大量的油份,当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时,存在着粘网问题,严重影响压滤机的正常运转及处理效果。同时,泥饼作为燃料使用,仍需与其它燃料(如煤份)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工作量大,使用极不方便。为此,进行了浓缩污泥浮选除油试验,旨在获得含油较高品位的污油和含油较低的污泥。
浮选除油即将浓缩污泥与清水经一定比例混合,调浆,加入浮选机内,投入一定量的捕收剂,抑制剂等浮选药剂,充分搅拌充气,进行浮选。分别采用开路试验,探讨了浮选药方,掺水比及初步工艺方案,采用闭路试验,探讨了浮选工艺的流程。
闭路流程试验结果见表3。
表3:闭路流程试验结果
项目 | 浮油产品 | 尾泥产品 | 回收率 | |||||||
油 (%) | 泥 (%) | 盐 (%) | 水 (%) | 油 (%) | 泥 (%) | 盐 (%) | 水 (%) | 油 (%) | 泥 (%) | |
化验值 | 16.35 | 3.16 | 0.71 | 79.28 | 0.51 | 17.83 | 5.01 | 76.65 | 95.98 | 77.80 |
试验结果表明:
(1)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工艺流程,对浓缩污泥进行浮选处理,可获得含油0.51%的尾泥和含泥3.16%的浮油。达到了污泥除油,污油回收的目的。这样,既解决了污泥压滤脱水工艺中的粘网问题,又使污油得到了回收利用,使污油回收率达到95.98%。
(2)加入捕收剂200mg/L,可使浮油回收率达到90%以上,而不加捕收剂,其回收率只有70%左右。
(3)加入抑制剂200mg/L,能有效地抑制泥质上浮,从而降低污油中的含泥量。
5 污泥压滤脱水
含油污泥经浓缩、洗盐、浮选处理之后,大大地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此外盐、油等的含量也显著降低。
目前,污泥脱水除部分采用干化场之外,大都采用了像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机械脱水设备,这些脱水设备各有特点。该试验采用的是CPP型带式压滤机滤网,在室内模拟压滤过程进行污泥脱水。试验共进行三次,对污泥性质,絮凝剂种类、助滤剂种类、加药条件、压滤机机型以及压滤机网带张力,网带速度,滤饼性质等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式压滤机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达到污泥脱水的目的,入料污泥含水率80%左右,泥饼的含水率可达到25~30%,大大地降低了污泥的体积,使污泥体积可降至入料前的1/3~1/4。
6 结论
(1)油田含油污泥为充分乳化的油、水、泥的混合物,不能直接排放和利用,进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效率,环境保护以及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2)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成果表明,对于油田含油污泥采用“浓缩-淘洗除盐-浮选除油-压滤脱水”为主体的工艺流程方案,在技术上、经济社都是可行的。它不仅解决了污泥含水、含泥、含盐的问题,又使污油得到了回收利用。
(3)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了目前油田污染,损坏农田等二次污染问题,对于一个年产100万吨的油田,污泥含量约520m³/d(含水率99%),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约80万元,但每年约回收原油3000t,一年多时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4)脱水泥饼的综合利用正在研究阶段,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可以想象,油田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前景是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