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化油是一种石油(或者其他油品)的状态,是由于受到污染、氧化、搁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因此油品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经过开采到达地面的一部分原油因为上述原因转化成了老化油,没有使用价值,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原油开采后油管外侧泄漏的落地原油,以及从修井废液、污水事故池、污水处理装置回收的加过各种化学药剂的乳化原油,原油处理装置排出的乳化液、油井作业后排出的污油、罐底污油等都是老化油。
1 老化油脱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活动进行时,通常将脱水器的电流控制在十五安到二十五安,电压控制在三百六十伏到四百伏,底水和电场保持稳定。但是污水回收站在一次沉降罐存油回收的三到五个小时后,无法建立起脱水器底水,频繁的进行放电导致电流升高、电压降低,脱水后的原油含水量超标。存油回收后的一个小时电力难以供应上,导致电场完全瘫痪。用量杯取脱水后原油样本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沉淀之后底部能够发现水的沉积。以上现象都是由于污水站对老化原油回收所造成的。
2 问题原因的分析
老化油的物性发生改变是回收之后很难脱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某污水站的沉降罐内存了三十天的样本和存六十天的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化验就可以得知,粘度、含蜡梁、含胶量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在不断增加。由于原油中含有的沥青、胶质、石蜡等亲油物质,能够和酚基等级性基团进行结合,这种胶束处于油水界面的时候,朝向水相的酚基和朝向油向的胶束形成稳定的界面隔膜。原油在开采和输送的过程当中,对原油进行了机械搅拌,同时原油中存在着天然的乳化剂,这就构成了油和水能够充分乳化并稳定,形成乳状液样的原油。通过重力沉降、加热、化学等处理方法可以破坏油水界面的稳定性,分散的水颗粒由此形成大水滴,利用油和水密度不同可以使水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由于老化油的存放时间过长,粘度变大并且流动性减低,不易将水进行分离,而形成界面隔膜也会随时间增加变成牢固的乳化膜,原油中的水不能集中在一起形成更大水滴从油中分离出来,无法靠密度差进行沉降。
3 老化油脱水处理问题对策
3.1 提高脱水温度
回收老化油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脱水温度的方式进行,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原油中的沥青、胶质及石蜡等乳化剂的溶解度,将热炉出口温度提升4~5℃,保持在54~55℃之间,降低对水滴的束缚强度,使水滴在加热膨胀的过程当中破坏锁水乳化膜,对水滴的聚集和沉降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的是温度不可过高,过高的温度会使原油中的轻质油汽化,汽化物会引起原油内部发生对流,不利于水的沉降。
3.2 加大破乳剂用量
在保证脱水器进料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同时,回收老化油将破乳剂用量控制在每天两百公斤。破乳剂能够很快的在油水界面内聚焦,由于破乳剂的亲水能力要超过天然乳化剂,会破坏天然乳化剂形成的界面隔膜,建立新的界面膜。其亲水能力大的特点造成了界面膜非常脆弱有利于分散水滴的聚集,以此靠油水密度差将水沉降下来。乳化剂一旦用过量会造成脱水器底水含量过少,导致脱水器电场无法起到作用,因此乳化剂的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
3.3 适当加大脱水器工作压
进行老化油回收时可以将脱水器工作压由0.16MPa到0.19MPa提升到0.20到0.22MPa,提高脱水器工作压可以减少原油内轻质油的汽化,石蜡的溶解能力由此可以进行提高,原油的粘稠度因此降低,使原油中水的沉降工作更加顺利。
3.4 做好化验监控
在老化油脱水期间做好严密的监视工作,及时对脱水后的原油进行分析,如果发现脱水后原油含水量大幅度波动,则立即通知回收工作人员,停止对老化油进行回收,必要的时候还要停止原油的外部输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老化油回收时要注意各方面的工作严格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老化油脱水顺利进行。同时要及时回收污水站沉降罐内的原油,尤其是四千立方米的一次沉降罐和两千立方米的二次沉降罐,如果能做到半个月进行一次回收,收油工作要做得彻底,每次收油要见到水才能停止。如果沉降罐内形成了老化油,在控制好收油量的同时,做到勤收油和少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