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碳酸钡浆液的性质
悬浮浆液的密度1.13g/cm³;悬浮浆液固含量20%;固相粒度3-5μm;液相粘度0.023Pa·s,悬浮液pH9-10;悬浮液温度80℃。
二、卧式螺旋离心机的性能及工作原理
1. 主要技术参数
卧式螺旋离心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WL-450,转鼓内径450mm,鼓有效长度1030mm,转鼓转速2500r/min,螺旋差转速50r/min,螺旋推料器单头右旋滞后,主电机Y200L2-2(N=11kW),分离因数1573,辅电机Y160M-4(N=11kW),油泵型号Y1B-12,油泵电机Y90L-6(N=1.1kW)。
2. 工作原理
卧式螺旋离心机由高速的转鼓、与转鼓转向相同且转速比转鼓略低的螺旋和差速器等部件组成,属于锥柱型结构。
转鼓是圆柱-圆锥形复合筒体,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座上,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使之高速回转。螺旋是带螺旋型叶片的转筒,两端由轴承支承载转鼓内,转鼓旋转通过差速器传递给螺旋,由于差速器的差动作用,使得螺旋转速比转鼓转速慢1%-3%,这样,由于转鼓与螺旋存在相对运动而构成螺旋输送机构。待分离的悬浮液通过给料管加到螺旋转筒内,经布料盘的加速作用通过加料孔被抛入转鼓中。到此,悬浮液被置于强大的离心力场中,由于固相的体积质量大,所受的离心力也大,使之沉降在转鼓的内壁上,由螺旋输送到小端出料口,在这里,离心力将其抛到机壳的沉渣室内。被澄清的液相则通过螺旋通道向大端流出。经溢流孔溢出到机壳内,通过管路排出。这样,悬浮液的固液两相得到分离。固相在螺旋的推进过程中,由沉降区(液体淹没区)进入干燥区(非液体淹没区)。此时固相物料内的一部分液体便被挤压出来,流回沉降区,这就是所谓干燥过程。
由上述可见,本机的分离操作是连续而自动进行的。同时,本机的沉降区是可以调节的,这种调节是通过更换溢流盘而改变溢出半径达到的。增大沉降区长度可以得到较清的液相和含湿量较高的物料,反之,会得到含湿量较低的物料和含固量较高的液相。
在离心机中,为了衡量离心力的大小,通常用分离因素Fr表示,分离因数是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Fr=Rw2/g。由此可知,对于一定物料,转鼓转速越大,分离因数就越大,分离效果亦好。对于固体颗粒小、分散度大、液相粘度大的难分离的悬浮液,可采用分离因数较高的离心机。
由前述碳酸钡浆的性质看,卧螺式离心机恰好满足了钡浆的分离要求。根据物料的性质,卧螺的机体所有接触物料部分材质一律用不锈钢;为提高螺旋耐磨性,在螺旋叶片表面喷涂一层耐磨合金。由于生产量大,固相出料刮刀磨损严重,可将2把刮刀改为4把,把螺钉连接改为焊接。差速器是卧螺的核心部件,精度高,造价高,加工困难,不易维修,高速级行星轮轴瓦固定在轮上将降低线速度,润滑不良,可改为将轴瓦固定在轴上,增大了旋转半径,提高了线速度,带油量加大,改善了润滑效果,减少摩擦,延长寿命。
三、卧式螺旋离心机的优点
1. 卧式螺旋离心机操作
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自动连续操作,处理量大,1台WL-450卧螺式离心机每小时可过滤2t碳酸钡,6台卧式螺旋离心机只需1个操作工。而采用传统的过滤设备需要3个操作工,烘干转筒整个烘干过程需要2h;而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后整个烘干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调整,避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卧式螺旋离心机可以根据产量的需求,在额定产量的50%-100%之间任意调整,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由于卧式螺旋离心机没有任何过分集中热量的区域,工作寿命大大延长,相当于烘干转筒的2倍。
2. 投资
建一条年产8万t的碳酸钡生产线,需要6台WL-450卧式螺旋离心机,总投资在120万元,和其它过滤设备相当。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只需要建设200㎡厂房,而采用其它过滤设备需要500㎡厂房。
3. 产品成本
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过滤碳酸钡用工少,工资费用大大降低;设备连续运行,连续操作,故障率低,维修费用少;过滤后的钡饼中含水量稳定,水分只有27%,减轻了烘干工序的压力,使碳酸钡在很低的温度下就可以烘干,使烘干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延长。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比采用传统过滤设备每吨产品成本降低30元。
四、应用前景
卧式螺旋离心机可以自动连续操作,单机质量大,钡饼含湿量低,可降低烘干温度,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使用维修方便,结构紧凑,附属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可密闭操作。有过载保护和连锁,使用安全可靠。卧式螺旋离心机在碳酸钡行业的应用,把碳酸钡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使中国碳酸钡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缩小。同时,卧式螺旋离心机也可用于碳酸锶等粘性物料的干燥,效果也非常理想,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